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初、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落实《呼伦贝尔学院2023年初、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呼伦贝尔学院初、高中乡村教师全员培训方案》的要求,2023年7月20日-7月22日在呼伦贝尔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举办为期3天的呼伦贝尔市初、高中继续教育暑期线上集中培训,全市初中教师1436人和高中教师3241人、初高中乡村教师1825人参加。此次暑期线上集中培训活动,是针对我市初、高中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及教育教学现状开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方法与技术》专项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答疑等形式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为教师成长赋能,帮助参训教师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态势,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形成,熟练运用教育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

7月20日上午,研训专家孙铭尉作《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融合》的专题讲座。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参训教师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拓展到跨学科应用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实现的技术表现,解决了教学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下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自治区级专家指导团队成员张白乙拉通过钉钉平台,作《科技引领未来、平台助力教学》的主题报告。他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十大核心板块和九大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介绍了对应的工具与资源。结合讲解参训教师学习了“教师备课”“双师课堂”“作业活动”等应用场景的操作技术,同时开展实操熟悉平台板块和功能,让参训教师受益匪浅。


7月21日上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主讲教师仲济胜作《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专题培训》的专题讲座。仲老师以实际案例讲解,在没有网络、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一个图形来设计一个完整且精美的课件,以及制作课件过程需要用到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获取、加工、使用,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使用Camtasia Studio现场录制一段视频,详细演示片头制作、转场效果设置、抠像功能使用等微课制作技巧,进一步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升;下午,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授课专家丁玉海作《科技引领未来、平台助力教学》的专题讲座。 讲座从几个技术应用举例,判断什么是人工智能技术,指出建立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人工智能四大核心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物联网;结合教育教学应用的五个场景:学、做、教、研、创,并分别介绍了这五个场景所对应技术工具及其应用举例,进一步拉近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助力教师发展上的作用。

7月22日上午,自治区骨干教师海拉尔第二中学孙桂华老师作《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专题培训》的专题讲座。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及其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模式整合三个阶段等四个方面进行分享,突出在教学结构论、建构主义理论、创新性理论、多元智能化理论支撑下的当前教学模式,参训教师认为这种形式的培训乐于接受,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交流互动环节,授课专家以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老师们拨散心头云雾,一一回答了学员在学习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会继续做好后期培训,8月份将依托教师研修网和北京继教网,分13个学科进行网络研修,以学科育人能力为主线,提升教师对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的理解、对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及课堂作业命制等专项能力,助力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为我市初、高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持续助力。